发布时间:2023-07-20浏览次数:187
中新网保山11月28日电 (罗婕)28日,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开幕,来自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孟加拉国、泰国等国驻华使节和领事官员及中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的工商界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等350余人齐聚云南省保山市,共促咖啡精品化发展。
云南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地带”,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拥有本土咖啡企业420余家,培育咖啡品牌近40个,“云南小粒种咖啡”在国际咖啡市场崭露头角。此次大会由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推动云南与精品咖啡生产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云南咖啡产业精品化、高质量发展。
图为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罗婕 摄
开幕式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高峰指出,本次大会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咖啡外交”朋友圈的重要举措。他倡议,希望拓展联络渠道,搭建政府间、企业间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搭建合作平台,通过论坛、商洽会、博览会等活动推动合作提质增效;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咖啡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沟通,在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等方面深化合作。
尼加拉瓜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孔乐然提到,尼加拉瓜有着悠久的咖啡历史和文化,希望中国投资者能够抓住尼加拉瓜开放的巨大机遇,在农业、工业、渔业与水产养殖、旅游、能源等方面加深尼中两国友好关系,共同成为可靠的战略伙伴。
“中国咖啡看云南,云南精品在保山。”中共保山市委副书记、保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陈锐表示,保山将持续围绕“打造一杯世界顶级咖啡”的目标,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精品标准,叫响“保山小粒咖啡”国际品牌,诚邀海内外朋友来保山投资兴业、开创事业。
图为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上,举行签约仪式。罗婕 摄
开幕式后,现场举办集中签约仪式,东帝汶咖啡协会与保山市咖啡产业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云南农垦咖啡有限公司与东帝汶咖啡协会、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当日,专家学者以《创新引领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全球精品咖啡发展状况》、《咖啡品种鉴别与产地溯源》等题目作主旨演讲,分享世界精品咖啡产业的商业模式、产业现状、市场机遇、创新重点等信息,共同探讨精品咖啡产业发展方向。(完)
中新网西安11月28日电 (张远 焦键 钟翰林)对43岁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李沛而言,今天值得纪念。在X8155次中欧班列的气鸣声中,中欧班列(西安)28日迎来开行十周年,也代表着李沛来到西安国际港站工作整整十年。
图为班列驶出西安国际港站。刘翔 摄
“这十年,我在西安国际港站先后当过制动员、连接员、调车长、值班站长、调度。时光匆匆。”李沛感慨,2013年西安开行的第一趟中欧班列就是自己参与编组的,“当时听说是跨国火车,我激动的一周都神经紧绷。”
十年来,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20897列,开行量约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为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2013年11月28日,伴随着西安至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的汽笛声,拉开了中欧班列(西安)发展的序幕。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丝路起点区位优势和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开行中欧班列。
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逐年递增,运输货物也从最初单一的工业机械,丰富为建材、粮油副食、轻工产品等品类。中欧班列(西安)实现了市场培育、辐射欧亚、客车化开行、集结分拨“四级跳”,西安已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首个开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今年开行量有望突破5000列。
图为X8155次班列整装待发。刘翔 摄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
十年前,西安国际港站原名为“新筑站”,2006年投入使用,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环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仅有7条线路,只能办理最基本的列车会让作业。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新筑站一下子被推上了时代的潮头,成为了陕西中欧班列的始发站。2021年4月1日,“新筑站”正式更名为“西安国际港站”,从一个四等小站升级为一等作业站,实现了华丽“变身”。如今,西安国际港站共有线路59条,逐步形成融线位、仓储、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铁路现代化物流基地,年铁路处理货运量可达6600万吨,已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也是中欧班列在内陆的集散中心。
“我全程参与了西安国际港站的扩能改造,见证了它的线路、功能定位、硬化面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更亲眼目睹了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的‘迅猛’增长。”西安国际港站货运车间主任白宽锋说。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日均开行15列左右,每天平均1小时4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开出或抵达,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
图为西安国际港站。刘翔 摄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已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2022年10月开行了中国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后,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提升明显,固定时间高效运行班列,让客户有了多样化选择。”西安国际港站站长王保录说。
十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积极开拓新的国际运输通道,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把服务国家战略与保通保畅贯通起来,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坚持联网、补网、强链,提升路网整体功能。
今年7月9日,全国首趟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回程班列抵达西安,回程线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压缩5天以上,标志着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首次实现了有来有往。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7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同时,不断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内陆货源集结,“+西欧”线路已拓展至21条,中欧班列内陆集结中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未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交通网络,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运能保障。
十周年,正青春。(完)